自動語音識別技術,是信息技術中人機接口的關鍵技術,是一種讓機器通過識別和理解過程把語音信號轉變為相應的文本或命令的高級技術。那,語音識別技術在智能家居中有什么應用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認識語音識別技術
早在計算機發明之前,自動語音識別的設想就已經被提上了議事曰程。早期的聲碼器可被視作語音識別及合成的雛形。20世紀20年代生產的RadioRex玩具狗可能是最早的語音識別器,當這只狗的名字被呼喚的時候,它能夠從底座上彈出來。而20世紀50年代貝爾實驗室的Audry系統則是第一個可以識別十個英文數字的語音識別系統。
一方面,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語音識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軟件基礎;另一方面,20世紀60年代人工神經網絡被引入了語音識別,這一時代的兩大突破是線性預測編碼(LinearPredictiveCoding,LPC)及動態時間規整(DynamicTimeWarp)技術,這兩大成果有效解決了語音信號的特征提取和不等長匹配問題。自此,語音識別技術被研究者們作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開展研究,并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語音識別技術在發展歷程中最重大的突破要數隱馬爾科夫模型(HiddenMarkovModel)的應用。從Baum提出相關數學推理,經過Labiner等人的研究,到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李開復最終實現了第一個基于隱馬爾科夫模型的大詞匯量語音識別系統Sphinx,此后的語音識別技術一直沒有脫離HMM框架。以智能語音識別為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機器及計算機對自然語言的識別和理解。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做到將連續的講話分解為詞、音素等單位,其次還需要建立一個理解語義的規則。
語音的信息量大,大范圍的語音識別困難較大。語昔模式不僅對不同的說話同,對同一說話人也是不同的,例如,一個說話人在隨意說話和認真說話時的語音信息是不同的。一個人的說話方式會隨著時間變化,普通話與各個地方的方言是不同的,各個地方的方—言之間又是不同的,這就在客觀上給語音識別造成阻礙,需最大限度寬泛地了解各種類型的語音信息,因此,智能語音識別的發展道路依然漫長。
語音的模糊性也為識別帶來困擾。說話者在講話時往往不同的詞可能聽起來是相似的,我們稱之為同音詞,需要通過說話的上下文來判斷說話者的意思,以確定這些詞匯,這不僅在漢語中常見,在英語中也十分常見。
單個字母或詞、字的語音特性受上下文的影響,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呈現出不同的重音、音調、音量和發音速度,這也是妨礙智能語音正確識別句意的重要方面。
環境噪聲和干擾對語音識別也有特別嚴重的影響,它在很大程度上使語音識別率降低。
語音識別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
語音識別引領智能家居聲控潮
近20年來,語音識別技術取得顯著進步,它開始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并催生了智能語音產業。所謂智能語音產業,主要指通過語音合成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的產業。一般來說,用戶只需要用說話的方式給服務終端發布命令,就能得到相應的服務。這一產業最早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但是由于技術并不成熟且市場應用推廣有限,消費者對其認知度也較低。在全球物聯網的浪潮下,智能語音產業已經成為IT領域中的一項新興產業,用戶認知度和市場規模正在逐漸擴大。不得不說,智能語音產業正在形成一種趨勢,這對于正在發展中的智能家居行業來說,又將是一片待開發的新藍海,很值得關注。
放眼全球,智能語音產業推動的語音聲控熱潮已經勢不可擋。在國外,世界三大IT巨頭(蘋果、谷歌、微軟)都在積極布局各自的智能語音市場。蘋果的Siri語音控制功能更是被認為了新一輪智能語音科技革命。
語音控制在智能家居領域其實早有應用,不久之前,美國一家視聽公司就透過Siri來控制快思聰自動化控制系統,用戶可以通過語音來開啟燈光、調整燈光亮度、啟動家庭劇院、控制空調、切換影音頻道等,讓家庭自動化的功能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在國內,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的成立有力推動了中國語音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發展步伐。如今,國內的智能語音市場已經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象,表現最為突出、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智能電視領域。海爾、長虹、TCL、海信等各大傳統企業紛紛走上變革之路,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在第122屆廣交會上,海爾空調更是展出了行業首個“語音遙控器”,它為用戶實現“智能化操作”帶來了便捷。
用戶只需對著小巧的語音遙控器說話,這一語音遙控器即可進行智能辨識并給空調發出指令實現自動開關機、調溫,以及開啟省電、自清掃、換氣、除甲醛等各類特殊模式,非常簡便隨心。這不僅大大提高了產品人機互動的智能程度,更有望帶動家電行業智能技術新=輪的創新步伐,使之成為行業增長的新引擎。此外,通信行業也不忘在這場智能語音商業熱潮中分—一杯羹,中國移動就表示,它將在客戶系統、語音門戶、搜索門戶、智能家居、短信及郵件中逐步提高智能語音功能,包括智能語音翻譯,這必將最終助推中國移動的業務和服務再上新臺階。
以上就是語音識別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的相關介紹。目前,我國的語音識別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識別的準確率也在逐步地提高,對于口音不太重的方言也能夠識別。而我們常用到的語音識別可能就是Siri或者智能音箱,由于智能家居系統在我國的普及程度還不是很高,所以這方面技術的應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