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家電就是智能家居
目前市面智能單品、智能家電種類繁多,不少廠商在營銷的時候,都打出了智能家居的牌,營造“智能家電等于智能家居”的思想,來推動消費。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智能家電、智能單品的本質還是家用電器和智能單品設備,它們只是智能家居平臺的一個組成部分,或是智能終端如洗衣機、冰箱等,或是操控平臺,如智能電視等,而智能家居是一個平臺,其本身就是一個智能化的控制系統。
在這個平臺上,所有的家電和門窗開關都可以被遠程控制,實現智能化的應用體驗,可以根據用戶的自定義設置,進行各種各樣的智能控制,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如果不認清這個,很容易被一些家電廠商們“忽悠”。消費者們在選擇產品和品牌的時候,一定不要被一些家電廠商的所謂的”智能化”字眼所迷惑和誤導。
二、安裝需將房屋重新裝修
有部分人認為智能家居作為家居裝修中一員,如果要做智能家居就得重新裝修,其實并不然。
以前的智能家居是有線安裝的,不管是安裝還是使用都比較麻煩,隨著科技的進步,無線的功能更多,完全可以替代有線,穩定性并不比有線差。
三、有線安裝比無線安裝好
以前的智能家居是有線安裝的,不管是安裝還是使用都比較麻煩,隨著科技的進步,無線的功能更多,完全可以替代有線,穩定性并不比有線差。
四、智能控制就是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領域,一些商家就把智能控制“忽悠”成智能家居,讓大家以為,只要實現智能控制,就是智能家居。
這只是片面的說法。智能家居需要智能控制,但是,僅僅是智能控制,是不足以構成智能家居的。一方面,智能家居還包括安保系統等;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更多樣化和便捷化,很多功能都可以實現用平板、手機來控制。
五、智能家居就是APP控制用處不大
智能家居的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家里的燈具、門鎖、窗簾、電器等?;蛟S由于這幾年行業大力推廣這一特色,以至于在不少消費者心中,智能家居幾乎要與APP控制畫上等號。
雖然一定程度給生活帶來方便,但很多時候,感覺用處并不大。另外,有些情況下,不同的產品要使用不同的APP來控制,不禁讓人深感“雞肋”。
很多時候消費者對于“APP控制”的理解是比較表面化的。首先,目前通過各種協議,已經可以實現各種不同產品的互聯,不再擔心多個APP存在的問題。其次,更多人性化的功能才是智能家居的優勢所在。
當你坐在沙發上想開燈、開空調時,不用去拿遙控器,也不用走到遠處按開關,這只是智能控制的功能之一。當你遠在辦公室、外地出差的時候,也可以通過APP監控家里的安全,出現意外情況,系統會自動向用戶手機“報警”。
智能家居的目的并不是簡單地做到APP控制,而是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為家庭量身定做智能方案。一個完善的智能控制體系,還應當有不同的“情景模式”,可以做到一鍵切換。例如需要安靜休息的時候,一鍵可以切換到昏暗燈光的模式,并且伴隨有背景音樂等。所謂“智能”,應該可以跟隨用戶的需求、心情,輕易轉變家的狀態。
六、價格很貴,性價比太低
價格是讓許多業主卻步不前的原因。這個問題應該分三個部分來理解:
首先,隨著智能技術的提升,目前很多智能產品造價比以前大大降低,并且可以實現更穩定的性能。一個2000元上下的智能門鎖,就能夠實現包括遠端控制、感應、分享密碼、報警等全面的功能。智能家居的平均裝修成本,占硬裝成本的20%左右,也就是一套10萬元的裝修,平均只需增加2萬元,就可以實現智能化。
其次,智能家居的造價視具體需求而定,豐儉由人。例如業主僅需要安防或者智能門鎖一項,其造價并不高。但如果需要實現全屋燈光控制、家庭影音等,則需要更高的費用。
再者,智能家居有時候還能減少整體裝修的費用。隨著智能技術的升級,一些智能產品可以實現穩定的無線控制。例如無線燈省去了燈具與控制面板之間電線,不僅控制起來方便,還節省了不少裝修成本。并且如何進行方案定制,成本更低
七、手機丟了,麻煩就大了
智能系統可以通過手機APP來控制家居空間的狀態,那么,手機丟了的話怎么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很多人會使用手機銀行便捷支付,但并不太擔心手機丟了之后,銀行卡的安全問題。
智能產品也是如此,一般建立智能系統時,業主會有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一旦手機丟失,只需要有電腦或其他移動設備,登錄系統重新修改密碼就能解決問題,不用擔心手機丟失家會陷入不安全。
八、zigbee真的那么先進嗎
一直以來,ZigBee都給人一種先進技術、智能家居最佳無線通訊技術的印象,這與ZigBee面世之初,媒體的大肆渲染有關,人們對于ZigBee技術抱有很大期望,希望能其解決智能家居設備間的通訊,由此造成人們對于ZigBee技術“先進”的印象。
不可否認的是ZigBee有其優點例如:抗干擾力強、保密性好、傳輸快、可擴展性強等等。但它的局限也很大,諸如:產品開發難度大,開發周期長,產品成本高等,一般的初創企業很難承受開發風險。
九、國外品牌一定好
坦率的說,國內的智能家居普及水平確實是沒法跟外國相比,在國外,人們對于智能家居觀念早已根深蒂固,因此接受程度也較高,行業的發展水平也較國內成熟,這些都是因為國外智能家居行業起步早,發展歷程長久的原因。
但其實在技術上并沒有明顯的差距,因為智能家居系統控制更加考驗的是廠商的技術整合能力,智能家居所用的技術都是現有的技術,諸如wifi、藍牙、4G、RF技術等等都是逐漸成熟的通信技術,難點在于對于這些現有通信技術的無縫整合,這體現在智能家居產品的使用穩定性上。
另外一個不得不注意的問題就是標準問題,由于國外品牌的產品在設計之初采用的是相對應國家的標準。諸如:美標、歐標等等,這直接導致產品的電源設計有很大差異,直白點說就是插孔的數量不同。
相信大家用iphone都知道,港版的充電器與國航的充電器是不同的,需要另外購買轉換插頭,同樣的,在使用國外品牌的智能家居產品的時候,也會遇到同樣的困境,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但這會對產品的維修產生更大的麻煩,用戶體驗也隨之大打折扣。
十、不是“剛需”就不能普及
有很多人認為,智能家居一直普及不開的原因是因為其不是人們的剛性需求,這點的論點咋看上去似乎是對的,但只要稍加思考就不攻自破了,為什么?
原因其實很簡單,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無論在什么時期都是不會消失的,它甚至推動著社會進步。
其實如果說要解決剛需的話,一套簡簡單單的小房子足矣,但市場上出現各式各樣的樓盤就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更高品質生活的美好追求,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于美好生活的極致追求也是一種剛需,智能家居就是這個時代人們的美好追求,因此,智能家居也是”剛需“。